查看原文
其他

出厦门行

易书生 京都闻道阁 2021-02-11


我没有想到离得这么近!

从厦门港乘船,过鼓浪屿,顺巨岩之上郑成功石像手指的方向一路前行。连绵多日的雨雾,已经使能见度降低到了几海里,陪我们的朋友指着远远近近、朦朦胧胧的海中阴影,这里是漳州开发区,那里是青屿、白屿。厦门市区高楼大厦连绵于左岸,岸上一棵棵榕树枝叶茂盛,以及大学、湖里山炮台、白石头,遥遥可见。直到岸上那块“一国两制统一中国”的巨大标语,透过朦胧的雨雾映入眼帘,我知道,离目的地不远了。

头天下飞机时已近夜晚,晚餐时,当地朋友一边吃饭一边给我们介绍这里的人文,用餐结束时虽已是入夜近十点种,仍经不住朋友语言的诱惑,我们驾车沿滨海路径直来到了这块巨大的标语牌下。夜,很沉,还洒着星点的雨。即使如此,顺着当地朋友手指的方向,依稀还能看到黑幕笼罩的海的深处点点的亮光。据说,那亮光,就来自厦门对面的金门岛。金门岛包括大金门、小金门、大担、二担等岛,离这里最近的就是大担、二担。我努力把眼睛睁得大大的,这是我有生以来向那里看的第一眼。那里,就是著名的金门岛,就是宝岛台湾伸向祖国的边缘!

近百年来,那里不仅是中国近代历史的一个焦点,同时,也是许许多多中华儿女魂牵梦绕的地方。

尽管,眼前的景象除了黑漆漆的夜幕里几颗闪烁的灯光,我的心情已经随之掀起了波澜。这是一种难以明状的心情。我只感到心里象有一块东西沉沉地压着,却又有一种兴奋在不断地冲撞。这种心情,让我彻夜难眠。

现在,我站在船头。稍许时间,大担、二担就要出现在我的眼前。

—1—

我感觉到脚下的波涛在一浪浪地波动。我已经置身于台湾海峡。就是这条把大陆与台湾隔开的海峡,平均水深只有60米。然而,离台湾东岸仅10余公里处的太平洋,水深就忽然下降为2000米的深沟,而且越往东水越深,甚至深达4000米以上。我想,台湾好比一个巨人伸出来的巨手,而它的腕部静静地隐藏在水里,这就是台湾海峡。这种波涛之下血脉相连的联系,打断骨头连着筋,实在无人能够否认和割舍。

行进在台湾海峡,看着船下的海水。绵绵雨雾,心中更增添了许多莫明的惆怅。总感觉,同样的海水,因为在台湾海峡而感觉到异样的情绪。同样的波涛,因为在台湾海峡而感到不同的震颤。人也好象一下子坠入了历史的潮水里,一浪一浪地漂浮着。

在中华文明的起点,台湾就有与中原地区文化联系密切的台北八里乡大坌坑“仰韶文化”。高雄狮公山“凤鼻头文化”,台南左镇乡菜寮溪流域“左镇人”头盖骨化石,台东第滨八仙洞“长滨人”遗物……这些远祖遗存以不争的事实,表明史前台湾人便来自于大陆。见著于文字的则已经是一千七百多年以前,三国时吴人沈莹的《临海水土志》等对此就有所著述,孙吴政权和隋朝政府都曾先后派万余人去台。进入十七世纪之后,中国人民在台湾的开拓规模越来越大。十七世纪末,大陆赴台开拓者超过十万人。至清光绪十九年,总数达到五十点七万余户,二百五十四万余人……

雨雾浸湿了衣衫,我不时把眼镜取下来,轻轻擦去落在上面的露水。这种容易让人产生惆怅的地方,因为这种天气的前呼后拥,让人更加愁云密布,悲哀连着悲哀,惆怅连着惆怅。

作为中国一个不容置疑的省份,作为一名中国人却不能踏上这块属于中国人自己的土地,只能在这浊浪滔涛的海上追思过去,凭吊先人,实在让人难以忍受。

我想,这里作为宋朝福建泉州晋江县管辖的地域的时候,断不会产生出这种哀愁。

这里作为元朝在澎湖设置“巡检司”、郑成功在台湾设“承天府”、清政府正式划台湾为单一行省时,也不会产生出这种哀愁。

中国人民抗战胜利,中国政府恢复台湾省行政管理机构时,更不会产生出这种哀愁。

正如母与子之间的那种血缘关系,绝不会因一时、一事、一人的改变而改变。儿行千里母担忧,母盼儿归泪长流。这种深情已经如同人类的基因一样,深深地扎在中国人的情感世界,触之即发,一泻千里,难以自控。

—2—

站立船头,看着这海,迎着这风,只感到这天、这海、这风,都在倾诉着这一桩桩一件件的过去和深情。

不知什么时候,船上有人兴奋地高呼,“看到大担了”。同行的朋友递过来一架望远镜,告诉我,马上可以看见大担了。

透过望远镜,首先进入视野的就是“三民主义统一中国”的横幅大字,其大小与西岸那块“一国两制统一中国”巨大标语遥相呼应。如果孙中山先生看到这两块并不矛盾的标语牌,将不知作何感想。大陆对孙中山先生的尊敬是有目共睹的,在很多方面恐怕连那些号称是他子孙和追随者都难以企及。这些年,从海内外各种媒体所传来的岛内各种事务,只感到痛心。几个跳梁小丑,你方唱罢他登场,总以为在这里可以有个名、谋个利益、争得个一方独霸的势力,骨子里流的已经不是炎黄子孙的血液。更有甚者,置民族大义于不顾,恬不知耻,竭尽所能干的却是数典忘祖的勾当。当标语仅仅只是标语的时候,那就只能是一种别有用心的伪装了。表里不一的政治口号,骗得了一时,却骗不了一世。那些一直都想把台湾从娘胎里夺走的人,煞费了苦心,绞尽了脑汁。好在,大陆与台湾这种血缘的联系,仍因为地理上显而易见的如此如此地连接紧密而不能分离。这,应当感谢那位伟大的巨人和他那足以透视百年的远见。

遥想当年,福建前线,一边是败局已定、却又想“反攻大陆”的老蒋,一边是要济民于水火、志在统一中国的共产党,还有一边却是张牙舞爪、凡事都要搅局的美国人。美国人总以为自己什么都不怕,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却并没能帮老蒋在大陆站住脚,相反,老蒋要“反攻大陆”,美国人信誓旦旦要“护航”,调集了据称为美国“有史以来最强大的海空打击力量”,摆出一个虎气十足的架势。但是大炮一响,他们又溜得比谁都快。台湾问:“美国朋友?美国军舰呢?”蒋舰回答:“什么朋友不朋友?美国军舰已经掉头跑了!”他们大骂“美国人混蛋”。气愤之极,通话连密码都不用,解放军的侦听机听得清清楚楚。此中轶闻,让人闻之实在好笑。

毛主席总是用他那神来之笔,绘制出一个令人叹服的新天地。解放军炮击金门,不仅警告了蒋介石,而且把美国正在中东侵略的第7舰队调动过来,支援中东人民的斗争。结果,美国人确实很听毛主席的调遣,地中海的紧张局势因此“妙笔”而趋向缓和。不管美国人如何给老蒋装上响尾蛇空对空导弹,制空权最终还是被解放军掌控。不管美国人抬出这么多人马,又以充满火药味的口气威胁使用核武器,并没有把毛泽东吓唬住。即使那个赫鲁晓夫也认为中共竟想用武力来试试资本主义的稳定性。

毛主席略用小计谋,就测量出了美蒋共同防御条约效力的大小,对美军介入台湾海峡的程度也已了然于胸。蒋介石千方百计想拖美帝下水,美帝却希望通过虚张声势达到目的,真动刀枪时又极力避免与解放军发生正面冲突。这种微妙的关系,恐怕只有毛泽东看得一清二楚。

—3—

眼前的大担,逐渐地近了,近了,近得已经不需要用望远镜就可以看得清清楚楚,即使岛上的碉堡和哨兵都能看得须发毕现。陪同的朋友告诉我,有时候还可以靠近岛屿更近些,大声喊上两句,那边的军人也会很和善、友好地回应几句,那种场景让你感到这里根本没有什么矛盾对立。这话听起来让人升起一种暖意,我注意到,岛上的军人显然也看到了我们,也高高地扬起手向我们致意。这种对当地人说已经是习以为常的场景,却让我着实激动了一番,心中直感谢那位伟大的领袖。

当年,毛主席决定大规模炮击金门,当时没有几个人能弄明白其中的道理,而金门唾手可得的时候,毛主席却又轻松地放弃。这一棋局的意义,我们至今还能感受到其中的奥妙。

依当时的情形,拿下金门、马祖已不成问题,但是却会正中美国人的如意算盘,使台湾更加孤立,然后利用联合国托管台湾,以实现它搞“两个中国”的计划,使美国霸占台湾合法化。而留下金门、马祖,则是维系着整个台湾当局同大陆有密切地理关联的这条政治纽带,尽管可能会给祖国统一的大业造成短暂的困难,但是,老蒋因为有着象征其在大陆沿海存在的最后据点,不但有可能促进今后两岸关系的改善,也会使蒋介石有资本去抵制“台湾独立”的活动。而更深层次的,留下金门、马祖,一方面可能套住美国,使它在战略上难以脱身。另一方面,也可以此向台湾方面乃至全世界表明了中国共产党对台政策的一个重大变化,显示出和平统一祖国的诚意。更为重要的,为祖国统一大业总体战略及今后的工作留下了可以回旋的空间,赢得战略上的主动权。于是也就有“打而不登,封而不死”的决策,时而万发炮弹顷刻间覆盖而下,时而又如青蜓点水。打着打着,先停7日,后又停两个星期。解放军有充足的自由权,要打就打,要停就停。炮击前,还向国民党守军先作预告。特别是单日打、双日停的那种近乎戏剧性战争,堪称是古今战争史上的一个奇观。拿捏对手心理和战法之准确,把握战争主动之从容,不仅使当时的世界舆论感到惊奇,今天回头看来,简直就是一种战争艺术上的享受。这种打法,如果单纯从军事上看,确实会让许多人大惑不解,但是它所赢得的战争效果,实在超乎寻常,这,恐怕也只有毛泽东才能想得出来、办得到。

回味起来,那条以国防部长彭德怀名义对福建前线人民解放军的命令,其中有段话至今让人读之忍俊不住:“美国人想在我国的内战问题上插进一只手来,他们叫做停火,令人忍俊不禁。美国人有什么资格谈这个问题呢?请问他们代表什么人?什么也不代表。他们代表美国人吗?中美两国没有开战,无火可停。他们代表台湾人吗?台湾当局没有发给他们委任状,国民党领袖根本反对中美会谈。”还有一段说得更为幽默:“兵不厌诈,这不是诈。这是为了对付美国人的。这是民族大义,必须把中美界限分得清清楚楚。我们这样做,就全局说来,无损于己,有益于人。有益于什么人呢?有益于台、澎、金、马一千万中国人,有益于全民族六亿五千万人,就是不利于美国人。”在今天看来,这条命令中的文采简直到家了,可以想象,解放军、台湾、美国三方面读这条命令都会很有收获。

在我的印象里,到处都要伸一腿的美国人并没有干几件好事。中国的台湾问题的产生及迟迟得不到解决,美国人居功至伟!这笔账早晚是要算的!

台湾是中国国土上最为多灾多难的省份之一。荷兰殖民者、西班牙人、倭寇都曾在这里肆意践踏,百般羞辱。台湾人民誓死不当亡国奴,谱写了许多可歌可泣、气壮山河的斗争故事。美国人把自己打扮成上帝派来的天使,始终徘徊在这里,干的却是让母子骨肉分离的坏事,造成了这一大堆写不尽的愁与恨,说不完的哀与怨。如果没有美国人在这里暗地里下药,背后使绊,现在将不会有这么多欲说还休的台湾情结,所谓的台湾问题早就没有了问题。

—4—

历史要这么考验近代和当代的中国人,我们只能接受这个现实。好在,伟人的巨手能与天斗,力挽狂澜,把金门留在这里,让大陆与台湾相联系的这根能看得见的筋骨留在这里,这种看得见、摸得着的血脉,让两岸的同胞把“同族同宗”始终铭刻在心。

此时此刻,站在这海峡两岸之间,抚今追昔,总有说不完的离愁,总有道不尽的情感。向东望去,那里是近在咫尺的金门,碉堡森严;向西望,烟雨朦胧之中是风景秀丽的厦门,那里早已兵马稀疏,成为了著名的滨海旅游区。

船调头回返的时候,雨雾更浓,心中难舍,眼睛只有直勾勾地看,直到大担岛渐渐成为黑影,渐渐消逝在茫茫沧海。

身为中国人,处之于此,其心何状,其力何从?这手心手背都是肉,同胞之情血浓于水,怎忍拔出腰下吴钩!但有豺狼撕我肉,我等又岂能善罢甘休!

茫茫沧海,怎载得动这许多愁?

推荐阅读:

探访全国第一座毛公山

掀开神秘面纱,黎族是一个很绅士的民族

毛主席胸中百万兵,出访同步运筹解放海南,直抓敌之罩门

云起五指山,“娘母洞”里有玄机

苗乡问俗,耸闻“放蛊”

海南就是一个大植物园

探寻海南最长的溶洞

穿行在原始森林里寻找山之精灵


☆ 作者简介:易书生,闻道阁主。



投稿邮箱:2259548970@qq.com,或从公众订阅号JSWDG8➟京都闻道阁➟投稿方法,直接发送至本平台;来稿一般在2000字以内。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